《真係厚多士呀》

【同工的話】葭露姊妹

2014年網上有一條熱門片段,片中一名女士指責另一女士在港鐵車廂內霸佔座位及進食,結果被指責者反指對方「厚多士」。因被指責者操不流利的廣東話,其實她是想說「好多事」,其後就有以「厚多士」代替「好多事」一說。

 

在繁忙擁擠的香港,其實「厚多士」只是偶然性事件,更多時候我們會選擇對身邊發生的事置之不理。有時是因為不想招來麻煩;有時是因為時間太趕,連停留一刻都不能;有時可能是冷漠慣了。

 

今個重陽節,我做了件「厚多士」。我與兩位小組組員騎單車至粉嶺公路段時,在橫跨公路的橋上,遇到三個年約小六的男生停在橋中,擺弄著單車的鐵鏈。我估計他們那一輛單車應該是「甩鏈」了,走在前頭而不懂修單車的我,經過了他們身邊就停下來,著我後面的男組員幫忙修一下。可惜那「甩鏈」情況稍複雜,接連兩位男組員幫忙都未能修好。期間有不少「單車友」及路人經過,看了看我們(因為橋有點窄),就走了。約十分鐘後,有位獨自騎車的男士經過,見我們的情況就問:「是否需要幫忙」。這名衣著稍專業的男騎士,拿出工具操作一番都不見起色,小男孩就問:「那是否要叫車到粉嶺公路把我及車載回租車處?」幸運的是男騎士再努力了一番,車就修好了,小男孩又說了句:「香港人真是一方有難,八方支緩」。派不上用場的我們就向男騎士及小男孩提出先走,這個時候男騎士驚奇,原來我們與孩子們並非一伙兒的。

 

在這個修車過程中,小男孩的對話會使我多想,例如:

  1. 「是否要叫車」— 如果我們沒停低,會否有其他人幫忙?如沒有,他是否真的只能叫車?這小孩的應變能力很高,如果是其他同齡小孩會懂得處理?
  2. 「香港人真是一方有難,八方支緩」— 不知這是他的真心話,還是恭維的話?如果是真心話,希望他及其他香港人都是這樣覺得。

 

這件事加強了我「厚多士」的本性,因為一個微小的舉動,可能就幫上很大的忙。即

使事情沒有解決,但最少能讓人覺得「人間有情」。

 

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所作的,只要是作在我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,就是作在我的身上了。」(馬太福音25:40)